iPAS AI 應用規劃師考試簡介及準備要點
iPAS AI 應用規劃師考試概述
考試目的與背景
iPAS(Industry Professional Assessment System)是由經濟部核發的專業認證體系,旨在因應產業數位轉型需求,培育AI應用規劃人才。此認證結合產官學界共同制定能力標準,針對企業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實際需求,設計出初級與中級兩大認證級別。根據104人力銀行數據,2025年AI應用規劃師已躍升熱門證照榜首,顯示其市場認可度。
認證的價值與意義
取得此證照可獲得企業優先面試與加薪機會,初級證書永久有效,中級證照則需每五年透過累積48小時AI相關訓練換證。從企業認同名單可見,包含科技製造、金融服務等產業皆將此認證列為人才評核標準。對於非技術背景者,初級認證能快速建立AI工具應用能力;技術人員則可透過中級認證強化系統整合與風險管理專業。
考試類型與級別
分為初級(Associate)與中級(Specialist)兩級。初級側重基礎概念與工具應用,適合行政、行銷等非技術職;中級要求技術實作能力,需具備AI系統部署經驗。考試形式皆為電腦測驗,初級含兩科共100題單選題,中級則擴充至三科150題,並增加情境分析題型。
考試內容與範圍
初級考試內容
包含「人工智慧基礎概論」與「生成式AI應用與規劃」兩大科目。前者涵蓋AI技術演進、資料處理流程與歐盟AI法案基礎知識;後者聚焦No Code工具應用、生成式AI風險評估。根據114年度簡章,初級特別強調「AI導入評估規劃」實務,需掌握SWOT分析與效益計算技巧。
中級考試內容
擴展至「人工智慧技術應用與規劃」、「大數據處理分析與應用」、「機器學習技術與應用」三科目。重點在於系統整合能力,例如使用Python進行資料清洗、設計AI模型部署架構。從職能基準文件可見,中級要求能制定AI技術規範準則,並解決部署過程中的跨系統相容問題。
考試題型及範例
初級多為概念判斷題,如:「下列何者屬於生成式AI的倫理風險?」;中級則出現情境模擬題,例如給定企業營運數據,要求規劃AI導入階段與資源配置。官方提供的考試樣題顯示,約15%題目涉及法規應用,需熟悉台灣AI指引與國際規範的差異。
準備要點與資源
官方學習資源
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提供AI三日班公版教材,涵蓋機器學習流程圖解與案例研討。另可下載歷屆模擬試題,其中「生成式AI工具比較表」與「風險評估矩陣模板」為熱門備考素材。建議搭配產業節能減碳資訊網的實務案例進行跨領域學習。
模擬考題與練習
第三方資源如CCChen的模擬題庫提供超過200題情境演練,特別強化「No Code平台特性判斷」與「模型監控指標計算」等易錯題型。考生反應實際考試中,約30%題目與Vocus平台的題型高度相似,建議重點練習資料處理流程圖解題。
準備策略與技巧
初級考生應採取「科目二優先」策略,因生成式AI應用分數佔比達45%,且可透過工具操作影片快速提升。中級備考需建立「技術日誌」,記錄AI模型調參過程與部署障礙排除經驗。無論級別,都需熟讀EU AI Act的高風險應用分類,此部分在近兩次考試皆出現5-8題。
結論
iPAS AI應用規劃師認證已成為企業數位轉型的人才評核標準,初級適合跨領域工作者建立AI思維,中級則培養技術整合能力。備考關鍵在於掌握官方教材的實務框架,並透過模擬題強化情境判斷。隨著114年度第三次考試即將登場,建議考生及早規劃3個月以上的系統性準備期。
參考文獻